金枝玉葉,也被稱為「馬齒莧樹」,它的葉片很神奇,一般都是青綠色的,但是在陽光照射下,隨著時間推移,會慢慢變成紅褐色,而且葉片本身比較肥厚,能儲存大量養分,外形也漂亮,可以養成盆景老樁,適合盆栽養護。
金枝玉葉的養護難度還是比較低的,不過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可塑性,因此我們在養護時,最好對它進行修剪塑型,而在這個五月初,溫度越來高,這個時候,就抓緊給金枝玉葉「剃個頭」,剃得及時,每天能長一片葉新,葉數量會更多。
其實,在各金枝玉葉「剃個頭」前,建議先給金枝玉葉修個邊,在金枝玉葉的基部,也會長出一系枝葉,但是,這些部位的枝葉基本不會長得太長,甚至有些還會朝內生長,自然會搶奪金枝玉葉的養分,影響它的生長,另一方面,這些部位會影響空氣流通,特別是在澆水之后,水分容易掛在這些枝葉上,造成細菌或蚊蟲滋生,因此必須果斷修剪掉。
因此,先給金枝玉葉修個邊,把基部這些葉片都清理干凈,可以節省養分,并且澆水之后,水汽也不會堆積在這個區域,最大的一個好處,是在修剪過后,可以把金枝玉葉的主莖暴露在陽光底下,后期日曬的過程中,這個部位可以快速木質化,變得更加粗壯,并可以承載更多分支;
有些花友家里的金枝玉葉,之所以枝葉偏單薄,就是因為沒有給它剃過頭,任由它自由生長,于是單個枝條又瘦又長,與它原本肥厚飽滿的基調相反,顏值嚴重拉跨,因此在養護過程中,一定要及時剃頭,把新枝上的芽點掐掉,讓養分出現分流,從側邊長出新枝,提高整體的飽滿度;
在掐芽的時候,必須等這個位置的枝條,已經長到10公分,或者出現腋芽的時候,我們再進行掐芽工作,特別是有腋芽的部分,再經過掐芽之后,這個位置會快速長出側芽點,并逐步分化成新枝,金枝玉葉的飽滿度自然就更高了;
當然,在給金枝玉葉掐芽的時候,最好順便把一些雜亂枝,病弱枝、內生枝去掉,這些枝葉和基部葉片一樣,沒有任何作用,還會搶奪養分,甚至滋生細菌,因此在初步修剪的時候,就可以把它們去掉,降低養分損失,當然,在修剪的切口風干之后,可以補充點水溶性氮肥,剃得及時,加上通過氮元素的催化,每天能長一片葉;
如果金枝玉葉的外形本身比較飽滿,那麼這個時候,就可以給它定型了,這個過程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,不要想著一蹴而就,必須按部就班,外形才可以穩固,也更佳美觀,這個步驟比較繁瑣,簡單概述一下:
因為金枝玉葉的枝葉都肉質莖葉,對于一些比較粗壯的部位,在定型,甚至在纏繞的時候,就使用帶皮線的鋁絲進行蟠扎,由下往上,由粗往細進行纏繞,對金枝玉葉的傷害才不會那麼大,甚至對于一些比較難凹的部分,還必須多留些備用枝條,避免纏繞斷裂后,造型被破壞后重新養枝,而且還不一定可以養出來,所以得先分層纏繞,等到初步造型完成后,再把這些備用枝給去除掉;
金枝玉葉和多肉植物的習性有點像,因此在養護的時候,不要把它悶在室內,特別是這個五月,溫度還不是特別高,把金枝玉葉搬到室外,讓它充分接觸陽光,充分光合作用,到了后期,自然能合成更多養分,同時也可以讓枝葉都木質化,固定住外形
,也能提高金枝玉葉的抗病性,避免滋生病害;
而在給金枝玉葉澆水的時候,就要多注意,盡量做到見干見濕,澆則澆透,因為它的根系也不是特別發達,如果土壤一直處于潮濕狀態,在高溫高濕情況下,土壤就會滋生細菌,甚至招惹一些害蟲,因此我們掂量金枝玉葉的花盆完全變輕之后,就可以給金枝玉葉澆透水,并注意透風,平時澆水的時候,可以適當加些水溶肥來調節,讓它均衡生長。
總結:五月初,抓緊給金枝玉葉「剃個頭」,減少一些養分消耗,只要剃得及時,加上充足日曬和養分供應,每天自然能長一片葉,甚至養成盆景小老樁,大大提高金枝玉葉的美觀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