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小李。因為油車加油貴,所以把油車給賣掉換成了一輛續航300公里的微型的新能源車作為上下班通勤的工具,一轉眼已經3年過去了,這3年時間受了很多苦,也明白了3件事。這是我一個朋友換電車3年后的真實用車經歷,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買電車的話,那麼這篇文章就很值得你看下去,千萬不要等買了車才知道后悔。
我們這個縣城到鎮上的距離是60公里,但很多在縣城住的人由于工作沒辦法調動只能每天去鎮上上班,晚上回來縣城住,但大部分人都是開的油車通勤。我朋友家的情況也是這樣的,她在鎮上上班,但她們一家人都在縣城住,為了回來帶孩子,她也只能天天來回跑。以前自己還沒有本事買車的時候,來回的通勤就是靠搭客運班車,但這樣太麻煩了,後來就索性買了一輛油車代步。
但油車經常要加油,她算了一筆經濟賬發現,自己開油車10年的話,光是花在加油上面的錢就夠她再買一輛車了。後來索性就咬咬牙把油車賣了,換成了一輛續航只有300公里的微型電動車開。也是這個車讓她明白了下面這3件事,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理性選車。
第一,沒有充電樁真的不建議買續航短電車。和她聊天的過程中她說: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去買那種續航100多公里的電車,即便是續航300公里的電車我都覺得不夠用,天天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去充電的路上。我覺得她這個說法多少有點夸張了,續航300公里的電車實際上已經很好了,我自己開油車加200塊錢油也就是開400公里左右而已,電車充一次電開300公里難道還不夠用嗎?
原來她們小區不給安裝充電樁,自己那個車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外面的充電樁充電的,雖然電費也不算貴,但300公里續航掐頭去尾后就真的不夠用了。每天來回需要120公里,300公里的續航除去打折的續航,再加上快充只能充到80%,基本上她天天都要去充電。
她說電車好不好用真的很看充電樁,如果你家不能安裝充電樁的話,那真的不建議你去買續航太短的電車,最少也要買續航600公里以上的車。因為續航達到600公里的電車充80%的電掐頭去尾也能有400左右的續航,足夠你像油車一樣日常使用了,缺點就是你沒有充電樁,你需要去外面充電,但續航有這麼多,充一次電夠用好幾天,不會像她自己一樣天天要充電。
第二,電車出門缺少安全感。她是一個女司機,開車出門最怕的就是遇到突發情況,自己一個女人很難解決問題。
而自己買的那個電車連備胎都沒有,開車出門真的很怕遇到輪胎出問題自己搞不定。為了解決輪胎的問題,她還特地在網上買了一些應急補胎的膠釘和一個12伏的充氣泵隨車帶著。有時候周末想開這個車去周邊自駕游的話,超過150公里的路程都要再三掂量后才敢去,去的過程中生怕服務區的充電樁是壞的不能用。
第三,即便有充電樁新能源車也要買長續航版本的。這是她這3年用車過程中最大的感悟,本以為她是因為她家沒有充電樁才對長續航版本的新能源車更青睞,沒想到她的觀點讓我很意外。她說大家都在擔心電車的電池不耐用,會衰減。我用了3年這個車反倒是沒覺得有多少衰減,但我感覺續航才是王道。即便是有充電樁,最多就是充電方便而已,但你續航太短就意味著要頻繁充電,電池的壽命就那麼多次循環次數,用完了就壞了。
頻繁充電的車,電池肯定壞得早,但續航長的車,就意味著不需要那麼頻繁的充電,電池就能用更久啊。
而且,續航大的電車,即便是后期續航衰減了那能用的續航也還是夠的,本來續航600公里的,衰減到300公里都還能繼續開,但本來續航就300公里的車,一衰減就只能100多公里了,根本沒法用。對于她來說,有錢了她就會把手里這個車給賣掉,換一個續航更長的車,但是她不會考慮油車,因為她用車的頻率太大了。
以上就是我朋友把油車換成電車3年后的用車感受,看完了我覺得你應該能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買電車了吧?咱們普通人買電車真的要慎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