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汽車并不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容易受損,但在維護上我們還是要上點心,不能忽視相關的保養工作,否則可能會影響駕駛的安全性。特別是發動機,它被視為汽車的「心臟」,一旦出現故障,維修起來會非常麻煩。當然,發動機不是易損件,如果平時機油更換得當,火花塞出現問題時也能及時換掉,基本就不會有問題。
此外,輪胎被譽為汽車的「腳」,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,壞了的話也是要及時修補更換。
而輪胎的更換周期因車而異,也和車主們的用車習慣息息相關。一般來說,多數家用車3-5年換一次,按里程數算是6-8萬公里,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。如果平時基本是在城市里開,可以往后拖一拖,但如果涉及跑高速,盡量在更換周期內換掉,減少安全隱患。當然,輪胎的種類也非常多,根據胎面寬窄可以分為「寬輪胎」和「窄輪胎」。那麼跑一趟高速才知道,輪胎「寬」和「窄」的區別有多大,但愿沒選錯,希望對車主們有所幫助。
首先,寬輪胎和窄輪胎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非常明顯。
窄輪胎胎面比較窄,優點是由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小,所以阻力會更小一些,而阻力小就意味著更低的油耗以及更小的胎噪。不過,窄輪胎的抓地力略有不足,城市道路上問題不大。但如果是跑高速,剎車距離會比較長,急轉彎時側傾也更明顯一些,安全性顯然是不如寬輪胎的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