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處于二三十歲的時候,根本不關心遙遠的退休生活。當你三四十歲的時候,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生活負擔時,你可能無力去存退休金,當你年過四十五之后,忽然發現自己有能力準備退休金了,卻發現留給自己的時間已不多了。這是不是你的人生寫照?教給你一個辦法,讓你交夠15年,退休金可達到1500萬,足夠安享晚年。
期待嗎?
一、專家說越早越好,可現實不允許
一般談到退休金的安排,專家就呼吁「越早開始越好」,繳存時間長,這樣以后保險金才多。
但是事實不會一帆風順,不會按照你的規劃來實現。
一般剛畢業的人,甚至30歲以前的人都會覺得,退休離我很遙遠,以后社會不定演變成什麼模樣呢,我現在就要及時享樂。
而30+到40歲的中年人呢,因為上有老人需要照顧、下有孩子需要撫養,房貸、車貸、教育支出、贍養支出,已經沒有多余的費用來支付養老金。
等艱難的40歲度過后,孩子已長大、房貸車貸已還清,這時候終究開始為自己考慮了,為自己準備養老金了,但是發現繳存時間短,沒有豐厚的回報。
二、無法拉長時間存退休金就靠放大本金來替代
因為青年的時期的不懈、中年時期的無奈與囊中羞澀,很難早早的就去存退休金。所以客觀條件導致沒有那麼長時間持續繳存退休金。
那麼就需要我們去擴大本金代替時間。退休金一般是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來核算的。當我們時間不能控制的時候,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繳費的金額。當我們40之后,手頭寬裕時,我們可以加大我們退休金的繳存金額,這樣也可以彌補時間短的缺憾。
所以中青年人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價值,讓薪水節節攀升,這樣足夠高的繳費金額,也可以得到滿意的回報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