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鐵們,學長我今天跟你們聊聊發動機帶「T」和不帶「T」的那些事兒。
前幾天,我跟幾個朋友開著不同的車去郊游,結果高速上遇到大堵車,足足堵了2個小時。
這一堵不要緊,反而讓我們幾個深刻體會到了帶「T」和不帶「T」發動機的區別。
堵完車后,開帶「T」車的哥們直呼「早知道就好了」,搞得我們都樂了。
那麼到底是咋回事呢?
接下來學長我就給大家掰扯掰扯。
說到帶「T」和不帶「T」,其實就是在說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。
渦輪增壓發動機就像是給發動機裝了個「小馬達」,能讓小排量發動機爆發出大馬力。
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就是靠自己「吸氣」,沒有這個「小馬達」加持。
堵車的時候,帶「T」的車確實有點難受。為啥呢?
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低轉速時動力輸出不線性,走走停停的時候容易一沖一沖的,駕駛體驗不太舒服。
而且,頻繁的走走停停還容易讓發動機產生積碳,長期下來對發動機不太友好。
反觀不帶「T」的自然吸氣發動機,在堵車時表現就好多了。動力輸出更線性,油門反應更平順,開起來舒服多了。我那個開自吸車的朋友,在堵車的時候就顯得特別淡定,一點都不著急。
帶「T」的車也不是沒有優勢。一旦高速路況好轉,帶「T」的車加速起來那叫一個溜,超車簡直不要太輕松。而且,同等排量下,帶「T」的發動機通常動力更強。
說到油耗,很多人覺得帶「T」的車應該更省油。但是,在堵車的情況下,還真不一定。因為渦輪增壓在低速時難以充分發揮作用,反而可能會增加油耗。我那個開帶「T」車的哥們,堵完車后看了眼油耗,直接就傻眼了。
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散熱問題。帶「T」的發動機溫度比較高,散熱壓力大。在高溫天氣長時間堵車,很容易出現水溫偏高的情況。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就沒這個煩惱,散熱壓力小多了。
橫向對比一下,拿大眾的1.4T和本田的1.5L自吸來說:
1.大眾1.4T:動力強勁,加速快,但低速時動力輸出不夠線性,堵車時油耗反而可能偏高。2.本田1.5L自吸:動力輸出線性好,低速行駛平順,堵車時更省油,但高速超車時動力表現稍遜。
再說說豐田的2.0L自吸和奧迪的2.0T:
1.豐田2.0L自吸:可靠耐用,維修成本低,但動力不如2.0T強勁。2.奧迪2.0T:動力強勁,加速快,但維護成本較高,對油品要求也更高。
使用小貼士:
1.帶「T」的車最好選擇好一點的汽油,油品標號跟上,能有效減少積碳。
2.不管帶不帶「T」,建議每5000公里左右做次保養,保證發動機健康。
3.帶「T」的車要特別注意機油品質和用量,渦輪增壓對機油要求更高。
4.自吸發動機雖然不易積碳,但也要定期清理節氣門,保證進氣通暢。
5.堵車時,帶「T」的車盡量保持勻速行駛,避免頻繁急加速。
老鐵們,買車選帶「T」還是不帶「T」,真得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。如果你平時以市區代步為主,偶爾跑高速,那自吸發動機可能更適合你。但如果你經常跑高速,喜歡強勁動力,帶「T」的或許更對你胃口。
學長我想問問你們,如果讓你選,你會選帶「T」的還是不帶「T」的呢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,咱們一起探討探討。
祝大家心想事成,身體健康,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!
聲明: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,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,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