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很多人都非常認可日本的園林藝術,因為日本人民,不管做什麼事都十分嚴謹、認真的態度,讓許多的文化技藝都流傳了下來。在日本的園林藝術中,除了盆景的制作讓全世界都矚目之外,其養蘭的技藝也深受大家的推崇。像從日本流傳過來的「高筒盆」養蘭辦法,許多養蘭人在實驗之后,都覺得非常的好用,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規的養蘭方式了。
但是,很多傳統的養蘭大神,卻覺得還是中國老祖宗,流傳下來的養蘭方法更加的好用。很多新手覺得用淺盆養蘭比較的困難,那肯定是因為沒有好好的讀書,沒有學會老祖宗在書中所說的「淺盆堆饅頭」,這個備受養蘭大神推崇的古法養蘭技巧。很多的養蘭大咖,其實并不是不認可日式的高筒養蘭,而是覺得用淺盆「堆饅頭」的方式來養蘭花,會更加使用的各種不同品種的蘭花。
當然,在花盆表面堆個「饅頭」,那也不是一般的新手就能夠輕松學到其中精髓的,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,該如何給蘭花澆水,堆出一個漂亮、省事、好用的「饅頭土丘」吧!如果喜歡今天的分享,記得在文末點上一個大大的贊哦!
盆面堆「饅頭丘」古法養蘭:
大家都知道,想要把蘭花養好,首先就要保證根系的暢通生長,也就是說不能夠讓根系給憋著了,雖然利用高筒花盆養蘭,是可以讓蘭花的根系長得更加的好,但是卻遠遠沒有淺盆饅頭丘養蘭好。因為淺盆堆出個饅頭球蘭養蘭,首先可以讓蘭花的根部上移,高出盆面之后,可以增加其通風透氣性。
這樣蘭花根部的供氧充足,這樣才能夠讓根系長得更加的好,萌發出更多的蘭花蘆頭來,這樣新芽才會越長越多,開花的數量與質量,自然就會大大的提升啦。而且還能夠防止在澆水的過程當中,讓蘭花的根部產生積水的情況,出現爛根的現象。最后一個好處,就是能夠提升蘭草的美觀度,使蜘蛛的額葉片自然地下垂,更加的飄逸、優雅。
用來堆饅頭丘的植料也是有講究的,很多人都是用苔蘚來堆饅頭丘,但是卻很少有人用純苔蘚,因為用純苔蘚養的話,就不好曬太陽了。所以,在堆饅頭球的時候,建議大家在下中層,用上一些樹皮、谷殼、珍珠巖等,比較細一點,但是又可以透氣保濕、保溫防寒的植料,最后在表面再鋪上一層青苔就行了。
在最開始堆饅頭的時候,會比較容易散,所以建議大家用個網格袋口先套住花盆,然后再把蘭花放到中間位置,慢慢地填充植料,這樣做就不容易讓饅頭丘散掉了。如果是比較大的花盆,那麼就可以不用套,因為大花盆的饅頭球不容易散掉。注意在填充植料的時候,不要把蘭花的蘆頭和嫩芽覆蓋住,只需要把根系往上移就行了。
當饅頭丘固定了之后,就可以慢慢地剪去網格袋了,這樣一個古蘭花饅頭丘就養成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