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車你開了多久了?看著還挺新的啊!」
「嘿嘿,我的這台‘老家伙’啊,陪我風里來雨里去都快20年了,發動機都跑了30多萬公里了,但它還是那麼精神!」
每當有人問起我的車,我總是忍不住炫耀一番。
說起來,我的車能保持如此良好的狀態,除了平時注重保養外,還有三個小秘訣,第一個就是——停車熄火前,讓發動機空轉一會兒。
很多朋友聽到這兒可能會疑惑,停車了還不趕緊熄火,這不是浪費油、不環保嗎?
其實不然,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,對延長發動機壽命可是大有益處,能讓你的發動機至少多用5年!
那麼,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
這還得從發動機的運作原理說起。
發動機工作時,內部溫度非常高,機油就像血液一樣在發動機內部循環流動,起到潤滑、降溫和清潔的作用。
當你行駛結束后立即熄火,機油泵會停止工作,原本在發動機內部循環的高溫機油就會滯留在發動機內部,時間一長,容易形成積碳,就像血管里的「血栓」一樣,會加速發動機磨損,影響性能。
而如果你在熄火前讓發動機怠速運轉20-30秒,就相當于給了發動機一個「緩沖」的時間。
這段時間里,機油泵依然在工作,可以將高溫機油帶回油底殼,避免了高溫積碳的形成,就像讓血液充分回流,避免了「血栓」的形成。
此外,空轉還能讓發動機溫度慢慢降下來,避免因溫度驟降產生的熱應力損傷。
這就好比我們運動完不能馬上沖涼水澡一樣,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